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2月, 2020的文章

家中小寶貝,也常被壞習慣綁架了嗎?🤔

圖片
「怎麼還不去洗澡😡」、「玩具收了沒?😠」 「怎麼又忘記帶餐袋回來?😩」 「作業簽名了嗎?😠」    忙了一整天回家,孩子卻好像還若無其事坐在沙發上玩手機,爸媽爆氣指數已經漲到最高點,這樣的景象您也有遇過嗎?    孩子常忘東忘西、該做的事情總是還沒完成,或把爸媽的幫忙視為理所當然,其實有幾個原因:    📌沒有整理東西的習慣 不常做家事的孩子,容易搞不清楚東西放哪邊。連自己的襪子、衣服放哪,衣服髒了是不是該洗都不知道。如果遇到性急的孩子,又不知道怎麼收東西,就容易將東西亂塞,像書包的考卷作業就很容易找不到!    📌缺乏對時間掌握的練習 很多孩子常起床晚了還是慢條斯理,或玩手機時間超過了都沒有感覺,對於每件事需要花多少時間,也完全無法掌握。    📌沒有認知到事情的重要性 習慣先做自己想做的事、休息玩耍,只先寫簡單的功課,習慣性逃避不想做的事情。當孩子沒有意識到生活作息的重要,導致一再拖延,晚睡後又晚起,久而久之就變成了惡性循環。    其實好習慣的養成,能夠驅走壞習慣的存在,自律的孩子並不是天生就會,爸媽不妨試試以下的方法,幫助孩子早點學習獨立生活!    ✅ 撇步1:避免一再負面性情緒的懲罰 很多爸媽會用不好的後果來警告孩子,「你看你,遲到看學校老師怎麼罵你」,這樣的方法前期也許奏效,但孩子焦慮的同時,可能更不願意面對自己的問題。    爸媽也許可以試著引導孩子說說,遲到、忘記作業去到了學校有哪些結果,老師的反應,他自己感受如何,才能讓孩子認知到他的不足,並要求孩子自己想出補救的方式,才能讓他有承受到後果帶來的麻煩。    ✅ 撇步2:和孩子討論出事情的輕重緩急 孩子對於命令,容易抵抗和逃避。但爸媽一定撥出時間和孩子討論平日作息,每件事的重要性和急迫性,如果年紀比較小,可以用圖卡的方式,讓孩子排一排。    當孩子排出順序時,詢問他為什麼這麼做;也可以問孩子,如果放學回家後,都只做想做的事情,而不做重要的事情,會有什麼後果?    一來激勵孩子思考的能力,二來當爸媽提供意見時,孩子也較容易接受。    ✅ 撇步3:好習慣建立 建立好習慣不容易,但第一次的成功經驗非常重要!讓孩子學著整理自己的東西,爸媽可以和孩子進行遊戲,把所有東西拿出來,讓孩子再整理一次,如果比第一次還快,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