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9月, 2020的文章

好奇心是孩子最好的老師

圖片
 『如果今天我們要幫電風扇上油,要怎麼做呢?』 學生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, A:『老師,為什麼要幫電風扇上油?』 B:『這樣電風扇不會壞掉嗎』 有的孩子覺得把底部的螺絲釘拆掉,就可以整身打開;有的孩子躍躍欲試,老師和孩子討論拆電扇的「大小先後」步驟,拆完的螺絲釘要收哪呢?孩子大聲地說要用「恭敬的心❣️」保管好,不然等下裝不回去就慘了🤔 大家很專心地開始拆卸,平時開心地吹電扇,沒想過原來裡面長這樣 不但考驗孩子的邏輯,也要有耐心地把螺絲釘鎖回去 新增說明文字 大功告成!老師鬆了一口氣…😂(看起來還是可以吹) 用五顆心啟發,孩子自然的天性會帶著他去學習,下次孩子再問為什麼的時候,我們陪他一起 找答案吧!

哈佛最受歡迎的人生導師塔爾‧班夏哈:成功可以給孩子一輩子的快樂嗎?

圖片
塔爾‧班夏哈問修課的學生:「拿到哈佛大學入學通知書那一天,心情是否超級開心?」一千多位學生幾乎所有人都舉手。我又問他們:「在拿到入學通知那一天時,你相信會繼續快樂一輩子的請舉手。」幾乎一千個學生都繼續舉著手。 我又問了第三個問題:「今天很快樂的舉手。」結果,幾乎多數人的手都放下來了。 在哈佛大學開設的「正向心理學」名列哈佛史上最受歡迎的課程,選修人數超過一千四百人,這堂人生的「幸福學」為何如此轟動?曾有數據顯示八成的哈佛學生都曾經歷焦慮和憂鬱。如今世界各國的青年憂鬱比率都在成長,關於孩子的幸福,最關鍵的問題,我們問對了嗎? Q :你覺得為什麼現在會有這麼多學生憂鬱? A :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缺少運動。以前走路活動機會很多,現代生活愈來愈方便,早上開車上學,整天坐在電腦前,餓了叫外賣,當我們愈來愈不動,付出的不只是身體健康的代價,還有心理健康的代價。 憂鬱的另外一個主因,是我們愈來愈少和人有真實接觸的機會。臉書上一千個朋友比不上和一個真正的朋友深入對談。很多研究顯示,面對電腦的時間愈多,快樂愈少,因為實際生活會愈來愈寂寞。有人以為擁有一千個臉書朋友會減少寂寞,其實反而更寂寞,寂寞是不幸福的主要原因。 Q :下一代孩子要面對最大的挑戰是什麼? A :最大的挑戰是他們將會二十四小時和科技連接,這代表更少機會和真實世界互動。 研究顯示,現代孩子的同理心比起二十年前的孩子明顯下降。為什麼?想想同理心是如何發展?必須經歷和朋友或是手足一起玩、一起打架、拌嘴、和好…這樣的歷程。同理心必須在親密接觸中形成,無法在我們幫朋友按讚的時候產生。我覺得臉書很棒,但有時我們必須和科技適度切斷,才能和「人」真正建立關係。 Q :父母可以做什麼? A :最能有效預測孩子未來能否擁有幸福的關鍵是:童年時是否常常和父母一起用餐。 家庭裡的餐桌時間,往往就是分享的時間、也是最好的教育時間。 我們家有一個傳統,就是每星期五,我的三個小孩和祖母一起晚餐的時候,都要分享一件開心的事情或是一件自己做的好事。剛開始也會覺得找不出好事講,但全家都會一起認真做這個分享,從祖母開始都會仔細思考。後來形成一種家庭氛圍,我的小女兒每週都會很認真的想,有哪些開心的好事,週五可以和祖母分享,這也改變了她看事情的角度。 是的,現代社會很多父母都很忙。那我會問這些父母,早上起床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