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只為了「獎勵」唸書?
很多爸媽為了鼓勵孩子認真學習,會跟孩子約定:考第幾名可以獲得什麼禮物、多少零用錢、去哪裡玩。
好消息是,孩子因為心儀的禮物努力準備,也達到了預期的目標,父母和孩子皆大歡喜;但我們可能也要開始擔心,如果哪天禮物不夠吸引人了,孩子還會願意認真學習嗎?
有些孩子,甚至直接指定禮物,用成績和爸媽談條件。我們的本意是「鼓勵」孩子,到最後卻好像利益交換,讓爸媽很難應對。
小樹苗張校長告訴我們,把「權利」和「義務」讓孩子清楚很重要。賺錢不是孩子現階段的義務,但其他事情:例如對家人的禮貌、分擔家事、完成學校功課,都是孩子身為家中的一份子要做到的,這是「義務」,而不是像有些孩子誤以為家事是爸爸媽媽的工作,跟自己無關。
孩子完成了義務,自然可以享受「權利」。爸媽固定給零用錢,或讓他有玩樂的時間。但要讓孩子明白,自己負責的事,無論有沒有獎賞都應該要完成。
別覺得孩子還小不懂,爸媽的每個決定,都會影響孩子很長遠的時間,讓他們提早了解自己的責任和義務,漸漸地,你會發現自己的小寶貝,愈來愈不用我們操心!
※本文圖、文來源於網路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此文僅為資訊的交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