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離婚更傷害孩子
從來不知道,原來兒時父母吵架的經歷能夠那麼深遠地影響著一個孩子,它所帶來的巨大負能量足以毀滅孩子的一生,甚至超過父母離婚對孩子的傷害。
前段時間王寶強離婚案件鬧得是沸沸揚揚,兩個人各說各有理,比起離婚,對孩子傷害最大的就是他們兩的互撕,吵架,曾經他們是孩子心中世界的美好,突然有一天發現自己最親愛的父母變成猛虎一樣互撕,對孩子的心裡是有很大傷害的,難道他們成為新聞界的焦點,聰明的孩子會不知道嗎?為了孩子該休戰了。
也許你覺得有些言過其實,可年少時真正經歷過這些的人們一定會有同樣的感受和體會。
如果你真的愛孩子,就請給孩子一個溫暖的家!
在這樣家庭成長的孩子都有相似的感受:
01、性格存在缺陷
有些人自卑、敏感,有些人怯懦、膽小,還有些人容易暴躁,甚至有暴力傾向。有個大男孩說,小時候父母吵架,他一直都是隱忍著;再後來,父母吵的時候,他會朝他們怒吼;而現在,他覺得自己的暴脾氣已經不受控制了,看著有不順心的事就忍不住想要發洩出來。
02、對人生充滿悲觀
由於家庭的影響,導致自己長大後成了一個十足的悲觀主義者。有人說,同樣一件事情,別人看到的也許都是積極、正能量的那一面,而自己卻總能發現很多負面的東西。
03、不自信
容易和愛人發生爭吵的父母,大多數對待自己的孩子也缺少寬容和耐心,孩子很容易成為父母的出氣筒,謾駡、打擊時常會有,久而久之,孩子的自信心一點點被無情摧毀。
04、親情淡漠
很多人都曾說到,當父母吵架的時候,每一分鐘都是煎熬,恨不得能夠立馬逃脫這個家,離家出走的念頭不少人都有過。因為感受不到家的溫暖與和睦,所以對待親情也顯得異常的淡漠,很難做到在父母面前撒嬌、任性,甚至成年後很長時間都不願意回家。還有人曾表示,自己對父母的恨甚至多過了愛。
05、社交恐懼
從小常經歷父母吵架的孩子,長大後都或多或少有社交恐懼。不喜和陌生人來往,也不善於和同學朋友深交,心理防線太深導致很難向人敞開心扉。也許有些人外表看似樂觀外向,在一堆人中也能侃侃而談,可真正能夠走入他內心的朋友寥寥無幾。
06、影響戀愛觀與擇偶
父母吵架帶給孩子的心理傷害往往能夠延續到他成年以後,由於經常目睹父母間的夫妻相處方式,使得他們開始不相信愛情或者很難對異性產生信任。有人表示,不願意談戀愛也不想成家,因為沒覺得結婚有多幸福,也不知道該如何和愛人相處。
07、缺乏安全感
爸爸媽媽經常吵吵鬧鬧,甚至大喊大叫大打出手,這是每一個孩子都害怕發生的事情。孩子對父母的愛患得患失,也時刻要擔心父母是不是會隨時分開,或者不要自己了。而且由於年紀小,很多孩子都認為爸爸媽媽吵架是因為自己的原因造成的,無形中加重了心理負擔。由於長期被恐懼、不安和緊張折磨,孩子的安全感嚴重缺乏。
08、不會正確表達情緒
很多人都提到過一點:不會生氣,也不會吵架。這個「不會」有兩重意思,一是不會去和人計較,二是不懂得如何去表達。有人說,從不敢朝人發脾氣,即使人家玩笑開的有點重,自己內心明明很生氣,可就是不敢表達出來,因為不敢和人有衝突,害怕吵架的緊張氣氛,更害怕互相傷害。
是的,誰都不願意與愛人吵架。我們總有一千個一萬個理由為自己開脫或者指責對方,所以我們必須爭吵解決。可是,如果你們有孩子了,是不是在每次開戰前都應先多看一眼小小的他?
有一句讓人印象最深刻的話:
小孩的沉默、隱忍、恐懼,以及討好,在麻木的大人眼裡,便是:懂事。
這句話讓許多人回想起童年經歷來,以至於深有同感、潸然淚下。父母是孩子的天,當天空電閃雷鳴的時候,孩子能不恐懼嗎?
他不敢哭,哭泣只會換來一頓打罵,也不敢鬧,哭鬧只會換來一句「要不是因為你我早離婚了!」他只能沉默、只能隱忍,甚至卑微的想討好父母,想著我再努力一點,成績再好一點,讓父母高興了,或許他們就不會再吵架?
這樣的「懂事」,你想要嗎?孩子想要嗎?
,,想讓孩子快樂成長,夫妻們就不要吵架。這個道理我們都清楚,可是做到何其難!有這樣一句老掉牙的話:「即使最幸福的婚姻,一生中也有100次離婚的念頭」這是婚姻真實的寫照。
,,既然婚姻中夫妻吵架不可避免,那麼,父母吵架如何不傷害到孩子,就是一個人人都需要學習的話題了。
夫妻爭執中,這四點一定要注意:
◎
爭吵中夫妻倆是否表現出輕蔑的態度?
◎
有沒有取笑對方,把對方說得一無是處?
◎
夫妻是否喜歡冷戰,讓對方困惑而抓狂,最後相互不理不睬?
◎
夫妻是否各自拉孩子站隊,向孩子哭訴,或否定另一方、排斥另一方
比如「你爸爸脾氣很暴躁,你可千萬不能學他」?
這些行為不僅僅會破壞夫妻關係的和諧,甚至也會讓孩子捲入到成人情緒的漩渦裡,對孩子來說是最有害的,一定要避免。
除此之外,你要學會如何管理吵架:
1.告訴對方,你需要冷靜一下。等到雙方都可以坐下來理性討論的時候,我們繼續剛才的話題
2.如果你覺得非常生氣和難受,可以告訴對方,等我沒那麼激動的時候,大家再繼續剛才的話題
3.你可以找個地方坐下來,或者去房間冷靜一下
4.在情緒失控之前就要立刻採取上述的做法,否則一旦拖下去,結果不容易控制
5.當天稍晚要找個時間和對方聊聊。可以先擱置之前的問題,只是談談家人之間和睦相處的重要性,問他是否也覺得這很重要,然後跟他解釋想要和睦相處有時候必須妥協。然後,只要涉及安全、承諾、以及尊重其他家人權利等問題,你絕對不妥協。問他當你要求他安靜下來時,他願不願意配合。然後你們就可以休息一下,慶祝雙方達成共識,或是回頭討論原本的問題。
但最重要的一點是,千萬不要讓事情演變成和配偶互相大吼大叫或者拳打腳踢的地步,別讓你糟糕的夫妻關係影響孩子一生的性格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