誰家孩子不犯錯?這樣教育不留「陰影」!
孩子很優秀,作業靠自己,連簽字都替父母完成,好省心哦!但有人卻「小題大做」,說簽字這事不妥,得批評!難道不怕孩子有「陰影」?張校長說,是非分明很重要,「陰影」也有其建設性的一面。
孩子的小錯誤需糾正嗎?
我的小孩上小學3年級,老師要求作業寫完要拿給家長簽字,可是他都是自己簽字的,因為他的作業完成得不錯,所以就覺得沒必要再讓爸爸媽媽操心了。請問張校長,從見微知著的角度來看,孩子這樣的行為是否有糾正的必要呢?
教育的關鍵處,讓孩子內心有敬
張校長答:當然有必要糾正的。簽名的地方是留給家長的,模仿家長的字跡簽名,就是欺騙。我們不一定要很嚴厲地懲罰孩子,但是要從言行上讓他知道,這樣做是不對的,讓他知道眼中要有父母,培養他孝順父母的品格。
父母愛孩子,給他們無微不至的照顧,孩子理應孝順和感恩父母,所以讓孩子從小對父母心懷敬畏,是教育的關鍵處,這樣小孩就不會沒大沒小、無法無天。內心對家長、對祖先、對天地懷有敬畏的小孩,再壞也壞不到哪裡去。
父母以身作則,是最好的教導
古人為了訓練小孩對父母的敬,首先會以身作則。譬如,家裡一定會有專門給爺爺奶奶坐的椅子,就算他們不在了,椅子也會空著,沒人敢去坐,而且還要天天擦拭,走過椅子前面的時候,還要畢恭畢敬地鞠個躬。再者,甚至會對爺爺用的拐杖行禮,當小孩看到這個情景時,心裡會很納悶,就會詢問父母,此時正好把道理講給孩子聽:因為這根拐杖保護了你爺爺的安全,就算爺爺不在了,看到這根拐杖就像看到爺爺一樣,難道不應該對它心懷敬意嗎?
小孩子看到父母這麼做,也開始模仿父母給爺爺的拐杖行禮,這個時候,在他心田就種下了對長者感恩和尊敬的心意了。再譬如,餐桌上,父母會將尊位讓給爺爺奶奶,等他們都就座了,父母才會坐下,然後先替爺爺奶奶盛好飯菜,他們開動了,父母才敢開動。這些都是孝道的示範,小孩在這樣的環境下耳濡目染,內心的敬重也自然悄悄升起。
試想,長者不在時我們連他的椅子都不敢坐,還敢去欺騙他嗎?同樣,家長簽名欄是父母簽名的位置,不是小孩可以鳩占鵲巢的,況且還是模仿父母的字跡,這就形同欺騙,是非常不對的。
是非分明,是應有的教育
現在的心理學常說小孩犯錯不要直接批評,以免造成心理陰影。其實,我們是被西方所謂的「陰影」兩個字給欺騙了。沒錯,如果虐童確實會有陰影,但當小孩子做錯事情需要教育的時候,我們就應該拿出嚴肅、正經的態度,這樣他才知道自己錯了,才會正視這個事情,平日裡則要寬和、慈悲地去愛小孩,甚至跟他玩在一塊兒都無所謂。賞罰分明、是非分明是應有的教育,與虐童是兩碼事。
有些小孩不懂事,可能因為爺爺奶奶不給他糖,他就打爺爺奶奶,如果這個時候還不好好訓斥他一番的話,那可能他長大以後就會打你!因為你的「縱容」已經扭曲了他的人格,讓他覺得是可以對大人隨便鬧、隨便打的。
如果孩子不斷地鬧、不斷地捶打他的爺爺奶奶,做父母的卻在旁邊不吭氣,那才是一個糟糕的示範,才是真正的「陰影」!是整個國家民族的「陰影」!這一代的敗壞會影響整個國家民族,整個國家民族都要承受這個「陰影」,而要擺脫這個「陰影」,至少需要上百年。
有的「陰影」它不是壞事,是有建設性的。比如國家設置監獄,就是為了讓有罪的人背負「陰影」,這樣他們出來後才知所收斂,有所畏懼。現在社會上很多人無惡不作,自己卻絲毫沒有「陰影」,他們愛怎麼幹就怎麼幹,有「陰影」的都是他周圍的人,大家一想到他就怕!所以,這個時候,我們寧可讓這個始作俑者有「陰影」!
所以,如果父母看到孩子在打爺爺奶奶,就要抓起他的小手打兩下手心,威懾他:「爸爸媽媽平日不會隨便打你,但是今天你打了爺爺奶奶,我們就要修理你一頓!」讓他認識到這樣對爺爺奶奶是非常不對的。誰做的就該誰去承受,找到始作俑者,從小就把這種是非分明的觀念教給小孩,這和虐童是兩碼事。可能有些人會說:「小孩子哪裡懂啊!」是的,正因為小孩不懂,所以才要抓住時機當下教育他,以後才有定性。
不用說小孩,就算小動物也是可以教它們道理的,做對了給食物,做錯了就懲罰,最後那隻動物也知道該怎麼做的。以我們黃庭書院養的兩隻狗為例,餐廳是不允許它們進入的,它們頂多把兩隻腿趴在門檻上,當四隻腿都進來時,我們就會嚴厲起來,音量提高,它們聽了就會明白,然後退出去。小狗很聰明,幾次之後就明白界限在哪裡。所以很多人到書院都會說:「很奇怪,你們的狗真有氣節!餐廳不准它進來,它就真的不進來!」
我們都非常愛小孩,但如果他們犯錯誤的時候我們只是一味勸誡,勸到老也勸不動啊!有時候,小小的威嚇非常有用,既沒有傷害,也不留陰影。讓他們從小就知道是非分明的道理,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。
※本文圖來源於網路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此文僅為資訊的交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