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需要的不是更多時間,是運用時間的方法

孩子升上了國中高中,都將面臨學習和升學的壓力。面對未來更多科目以及更深更廣的知識量,我們該如何幫助孩子?



今天我們並非要談論如何擠出更多的時間,而是要談論如何把原有的時間,做最充分的運用。

當我們覺得時間不夠用時,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怎麼擠時間:
壓縮睡覺的時間(晚點睡、早點起)
吃飯的時間(隨便吃)
壓縮休閒娛樂(不准玩手機)

把一切學習以外的時間都壓縮到極致,彷佛就是管理時間的終極目標。

還有一種情況是,花了很多的時間,幾乎沒有休息,但進步仍然十分有限。

看到自己非常痛苦的看書寫考卷,有些成績好的同學卻似乎很悠閒的樣子。如果孩子時間利用都到了這個程度,還有再改進的餘地嗎?

對於這些問題,用一句話解釋:「時間並不重要,重要的是效率。」

請注意,學習時間也有「馬太效應」。

成績較差的同學總是抱怨老師出的作業太多,根本沒時間看書;而成績較好的同學,每天放學之前就已經把作業做的差不多了,剩下的時間可以自己練習或找點書來看,還有小小的休閒娛樂。

對於那些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現狀的同學而言,這是一個非常令人沮喪的局面。對於這種現象,給它起了個名字,叫:學習時間的馬太效應。

馬太效應,是指強者越強、弱者越弱的社會現象。

學習有效的人,因為看書做題很輕鬆,多的時間可以用來做其他事情;而為學習困難的人,因為看書做題都很痛苦,效率低下,每天連老師出的作業都難以完成,根本擠不出時間來進行其它的學習,只能越來越痛苦。

要解決這個問題,單純靠擠時間是沒用的—就像窮人單純靠節約儲蓄,無法從根本上改變自己的經濟狀況一樣。

我們必須記住:世界上有比時間更重要的東西:效率。眼睛只看著時間,無法逃脫「馬太效應」的陷阱。

每個人一天都只有24個小時,再怎麼擠也有限;

但是時間利用的效率,提升的空間卻非常大。

當我們在思考如何利用時間的時候,首先要想到的不是怎樣去從哪裡「抽」時間,而是怎樣提高現有的時間利用效率。


一、不要試圖叫孩子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,確保他在做最重要的事情。

「處好人際關係最重要的原則,就是不要試圖讓所有人都喜歡你。」把這句話的思想用在時間管理上,也可以說:「利用好時間的最重要原則,就是不要試圖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。」

真正懂得如何利用時間的高手,一定是懂得如何捨棄的人。

在孩子面前放著一大堆書,以為會讓他沉浸書海,但事實是孩子每次只能拿起一本書,認真閱讀,別一開始就叫他把書單上的十幾本書看完,這是一種最浪費時間的學習方法。

讀完一本之後,再去拿起另一本來閱讀。那麼,該選擇哪一本呢?答案很簡單:最重要的那本。當你把最重要的那本看完之後,第二重要的,也就變成了最重要的了。

確保自己一次只做一件事,而且是重要的事,實際上也就是確保了自己的時間一直在被高效地利用。如果孩子今天計畫寫3張考卷,語文、英語、數學各一張。那麼,請先做最需要提升能力的那一科。即使做完一張之後,有各種突發狀況,無法繼續看書,孩子練習的這一張考卷仍然是極有幫助的。

二、要學會放棄那些看起來很有價值,但是超過自己能力範圍的事。

在有限的時間內尋找最重要的事情來做,要放棄的東西,不僅是那些看起來不太有價值的東西。更重要的是,要學會放棄那些看起來很有價值,但是超過自己能力範圍的事。

如果低階的題目做起來都很困難,那麼你讓孩子挑戰更難的題型,不僅不會有結果,更容易讓學習大打折扣。

如果要保證孩子的學習效率,就要多做和他水準相當的題目,既有成就感又能提高自己的解題能力。

所以,對於那些剛開始制定計劃的人來講,計畫應該定得適度低於而不是高於自己所能完成的水準。比如你預計孩子複習某一部分的內容需要一個小時,那麼你可以計畫用80分鐘,讓時間寬裕一些,但儘量保證每天給他規定的任務都能完成。在一天結束的時候,前一天所計畫的事情都做完的成就感,會給孩子執行計畫的信心和動力。這樣循序漸進,再慢慢的提高標準,才能真正高效的利用時間。

爸媽也要記得,不要總是讓孩子跟那些成績最好的人比較,而更應該踏實的面對目前的學習程度,才能有實際的進展。

三、根據不同內容的學習特點,安排解題或閱讀的時間。

「沒有人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」—這是古希臘哲學家的名言。那麼,我們也可以說:「沒有人能兩次度過同一個小時。」每一個小時都是很獨特的,在每一個小時裡面,我們周圍的環境、我們自己的生理心理狀態,都會發生變化。

上課的時間和在家自習的時間,顯然是各不相同的。我們不能簡單的把24個小時進行劃分成一個一個的小格子,然後把格子填滿,然後認為這是「時間規劃」。我們必須學會讓不同的學習內容和不同的時間相契合。

面對那些需要大量的閱讀、理解、背誦的東西,安排時間比較長、精力比較充沛、不容易受到干擾的時間段來做;那些精力不太旺盛,比較容易受干擾的時間用來做什麼呢?可以用來寫數學。

因為數理需要動筆演算,可以強迫我們集中注意力,即使周圍環境比較吵鬧,即使精神比較差,仍然可以達到練習的效果。

四、除了需要時間學習,還要需要時間休息。

有很多孩子為了把作業補完,很晚才上床睡覺,就很容易影響白天的精神,上課想打瞌睡,又怕被老師發現,睡得很不安穩,於是課沒有聽好,覺也沒有睡好,一天到晚都迷迷糊糊。

其實,時間說長也長,說短也短。要浪費時間很容易,一晃就過去了。

但最重要的提醒,也是最重要的原則:學會執行,執行力是第一生產力。

把良好的計畫變成現實,就跟我們學習需要預習和複習一樣,計畫既需要每天執行之前牢記在心,也應該在每天執行之後進行檢查,只有如此才能不停的督促自己,持之以恆。

總之,說了那麼多關於如何進行時間管理的話,就是沒有告訴大家該怎麼樣列一張每天如何安排時間的表格。實際上,這可能是在時間規劃中最不重要的一個方面了。你只要拿出一支筆一張紙就可以填滿整張表格,但裡面的東西可能對學習毫無幫助。

能夠認真執行,這才是真正的本事。

總之,闡述這麼多,無非是想向大家說明:孩子現在更需要練習的,是時間管理!

最後,也請爸爸媽媽務必明白一點,如果孩子看上去特別努力,甚至犧牲了玩樂的時間,成績還是不斷退步的時候,請不要先懷疑孩子的聰明,一定要主動跟孩子溝通,看看孩子是不是在「時間管理」這個環節有困難。如果是,快快教孩子一些時間管理的方法吧!

※本文圖、文來源於網路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此文僅為資訊的交流。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小樹苗活動行前須知

張校長致家長的ㄧ封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