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終究要獨立面對社會


爸爸在小孩面前指責做錯事情的員工,這對小孩來說會有什麼不良的影響嗎?


別把小孩看得這麼脆弱,小孩不是泥做的,不會碰到水就化!當然,父母應該做小孩的榜樣,讓小孩所接觸到的,儘量都是健康有益的事情,但那並不代表你要把小孩關在象牙塔,讓他一輩子看不到真實的社會,甚至連指責是什麼都沒看過,發脾氣是什麼也沒看過,哀傷委屈是什麼也沒看過…然後就自以為所過的是最幸福美滿的人生!

  
每個為人父母的都要認清一個現實:你的小孩終究要離開你獨立去面對這個社會,這個社會不是你所創造的象牙塔,現實的社會中有溫暖也有冷酷,有柔和也有剛暴,有友善也有敵對,有寬恕也有得理不饒人的…你的小孩所需要的是去認識他們,去知道哪個好、哪個不好,更重要的是讓他因此學習到面對之道。 面對是一種學習,你要讓孩子知道的是,做人也不是一輩子不能有情緒,也不是一輩子不能指責人,而是要將這指責放在最該指責的時刻,而不是亂發情緒去指責人。
  
想想看,若是你的小孩只在百般呵護的父母身旁成長,他沒經歷過指責長什麼樣子,沒經歷過委屈是什麼樣子,等他一出了社會,你的小孩真的會適應不了的!他去上班的第一天就會發現,社會上天天都有人在罵人呀,甚至對著他罵髒話呀!他的上司、同事不再像父母一樣什麼都體諒他,而是對他講一些批評,或給予一些壓力。這些平常不過的場景,天天都在社會的每個角落中發生不是嗎?到那時候你那在象牙塔裡長大的孩子,將情何以堪呀!
  
我常常覺得,現代心理學所提倡的,要給小孩最多的愛、最多的寬恕、最溫和的態度、連一句重話都講不得的教育方式,並不十分正確,要不怎麼社會知識水準越高,教育專家越多,而有心理問題的小孩比例卻直線上升呢?明眼人都看得出來,這其中恐怕有相當大的一部份,要歸罪於「象牙塔式」的教育方式所造成的吧!
  
我覺得最好的教育方式,就是讓小孩更清楚什麼是真正的社會,讓他看到整個社會的喜怒哀樂,讓他有機會看到什麼是粗俗的、什麼是高尚的,讓他瞭解哪一種做人處事的態度是更好的,哪一種是錯誤的;知道什麼時候可以發脾氣,什麼時候不應該;什麼時候可以隨和一點,什麼時候必需堅持。讓小孩子親身去觀察、去比較,父母只能以自己的人生經驗與孩子分享,小孩自然會從真實的社會中,選擇走向更高尚、更文雅、更能面對挑戰的道路。
  
※引述:張慶祥校長【小樹苗內心成長營創辦人】

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小樹苗活動行前須知

張校長致家長的ㄧ封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