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破迷小品4】:身為上班族媽媽,如何跟先生溝通家務分配?

讀者問:

先生和我都是典型的上班族,每日奔波於朝九晚六的工作,說實話,真不輕鬆。每天回到家真的累了,還好有公公婆婆在家裡,每日打掃屋子,接送小孩,照料我們的一日三餐。

我很感恩。因此,每到週末終於有空時,我會主動做家務,想讓老人多休息一下。然而我先生都無動於衷,什麼家務也不做,寧願躺在沙發上看電視也不願意起身去倒個垃圾。


我叫小孩一起來幫忙,只要他一噘小嘴,老人家就閒不住了,總是要幫他包辦一切。小孩也順勢任性起來。我跟老人家解釋,讓孩子鍛煉一下,老人家不能理解,先生更是從來不管。



我很為難,一方面不想讓老人家每日操勞,另一方面更擔心孩子被慣壞,越來越懶,舉手之勞的事也不願做。 如果公公婆婆不在家,所有家務就落在我一個人的頭上,我覺得心很累,我該怎麼辦呢?





張校長答:

從你的字裡行間看,你是一個非常盡責的媳婦。

先生平日奔忙工作,為了養家糊口,家中又有這麼好的公婆,辛勤持家,我想你應該不會否認,你已經擁有一個基本幸福的家庭呀!家事雖然勞累,但我們內心千萬不要有什麼埋怨。


因為,無論如何,能為親愛的家人做一點事情,是理所當然,也應當是愉悅感恩的。

但是,如果一個大男人,在家什麼都不做,而把苦差事都丟給老婆,讓一個女子負擔所有粗重的工作,我想,這不只是說不過去。


你可以找個時間跟先生好好談談。
不說別的,就為了給孩子做好榜樣:「你可以告訴他,我承擔家務是沒關係,但是對小孩的負面的影響這一點,我必須跟你商量、請你改進的地方。」


如果我們的角色倒過來,一直都是你來做,我在旁邊看,你的感受會如何?

我們已經有這麼好的爸爸媽媽,是一個很幸福的家庭。現在就差一點點這樣的教育的缺憾,希望你一起來做個好的表率。畢竟,父母一起分擔、親密合作、互相幫助的表現,對小孩的教育不僅是正面的引導,更是莫大的鼓舞。


至於對小孩,可以讓他先從最小的、力所能及的事情開始做起。

譬如,倒一袋垃圾、拖一塊地板、擦一個角落。有時間可以跟小孩子坐下來好好聊聊。不過,不論講什麼道理,千萬不要板著臉孔。


首先要做的就是父子有親”—把父子母子之間這種親愛的情感,先能夠建立起來。這一點非常重要,因為,只有彼此有親,才有互信,才能交流,無論說什麼事、做什麼約定才容易成功。

如今社會,幾乎每個小孩子都像小皇帝一樣,一時改不過來也沒關係。


但是,最起碼要先把他內心的善念培養出來。

怎樣培養善念比較快呢?

如果他正好在小學階段,可以送來我們的小樹苗課程。我相信,只要上過幾次課,他就能夠體會到什麼叫心中有他人,對別人要常常心懷感激,原來我們可以做很多舉手之勞的事,這不只是為了改變別人對我們的觀點,更重要的是明白事理,盡上我們的責任與義務。


如果,他已經過了小樹苗的年紀(6-12歲),那還能怎樣誘發小孩的善念呢?

我想,不外乎就是佈施或者放生吧。因為這些,最容易引起小孩內心的柔軟。當他內心柔軟下來,再去談應該怎樣為家人分擔一些責任、為別人分擔一些勞力等等,他才更容易去接受,願意去學做一個明理的人。


-
※文字整理:林宛蓉
※圖片 來源於網路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此文僅為資訊的交流。


#上班族媽媽
#雙薪家庭
#家務分配
#破迷小品
#小樹苗內心成長營

-
【您的來信會讓我們每一位讀者的生活變的更美好,讓我們一起將這份美好傳遞給身邊的每一個人😄】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smalltreetw/photos/a.707710002654688.1073741828.707562432669445/1261176267308056/?type=3&theater
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小樹苗活動行前須知

張校長致家長的ㄧ封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