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破迷小品5】:孩子玩手機成癮該如何是好?
當玩手機成為一種獎勵...
讀者問:
張校長您好,我當然也知道玩手機很不好,但現在似乎都要用玩手機的獎勵方式,孩子他才願意乖乖聽話,認真讀書、幫忙做家事…而且每次不給他玩手機就會跟我哭鬧,請問校長我可以怎麼辦呢?
張校長答:

所謂合理,就是擬定一個比較符合人性的時間,讓孩子擁有玩手機的權利。不是做利益交換,而是用責任來交換。你有權利享受你的人生,但你也有義務把你該盡的本分盡好。作為一個學生的本分是什麼呢?考高分和真正落實學問,是兩回事。學生的本分應該是將學校中學到的道理,在日常中落實,比如回家先做功課,對父母禮貌,友愛兄弟,幫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等等。
簡單地跟孩子說,就是你回家以後,把功課做好,還有盡上一些家庭的責任,比如洗碗、洗菜等等力所能及的事。你做完這些事,還有多少時間,就可以好好地享受你的玩樂。
我常常跟我的小孩說,你有自己娛樂的時間和空間,做父母是很樂觀其成。為什麼很多人常常覺得這句話難講出口?不是我們不願意孩子有自己的娛樂,而是唯恐那些娛樂像吸毒一樣會讓他們深深沉溺其中,結果變成什麼都不幹,什麼責任都挑不起。如果為人父母,含辛茹苦,最後只培養出一條社會的寄生蟲,又哪里來的幸福可言呢?我們所期望看到的,就是讓小孩靠自己的力量,去享受正正當當的娛樂。
現在也有很多家長用零花錢作為獎勵,我覺得,零花錢是一定要給的。但作為家長,需要跟小孩說明的是,這不叫做利益交換,而是這叫做你的責任、你的義務、你的權利。當你現在是一個小孩,你在這個年紀,責任並不是賺錢,而是作為家庭中的一分子,也要承擔一定的責任。從國家的層面來說,不盡義務的人,就是沒有享受這個權利的人。比如,作為一個國民,年紀一到就是要去當兵,保家衛國,一個逃兵還能享受國家的什麼權利呢?
一個上班的人,責任就是要繳稅,如果你不繳稅,那些好走的柏油路、高速公路、機場等等公共設施,從哪里來?道理是一樣的,我們不能等孩子有一天走出社會才來瞭解這些概念,應該從小就在家裏培養。比如說,你現在才10歲,你不可能享受喝酒或者抽煙的權利,你的權利現在有哪些?可以享受手機等娛樂。至於一天能玩多久?大家可以協商,就像喊喊價錢一樣。一天半小時?小孩一定說不夠,那麼45分鐘?就像這樣喊價錢。
更重要的是,要讓孩子明白,做功課是學生應盡的義務和責任,有義務有責任才有辦法享受自己的權利。這些就是交換,交換是正常的。但不是說用錢就能買到人心。我們不是和孩子說好,你今天做完功課就可以領多少錢,幫忙倒個垃圾就可以領多少錢,如果為家庭做任何事情還談利益,那是萬萬行不通的。在家裏,不談利益,只談原則。當然,家長也不能把小孩教得完全跟時代脫節,就算你控制他不能碰手機,他去上課看見別的小孩拿手機,心裏有多羡慕,那只會更讓他的的心崇尚浮華。本來玩手機只是一件平常事,就要讓孩子平常地來看待它。
如何來拿捏這個平常的度呢?用一個詞來概括,就是權變,看著事情辦事。一切教育的原則,不外乎就是借著事情樹立小孩的人格,讓他的人生“施於助行於樂”。我們不是怕小孩娛樂,而是怕他好吃懶做,怕他娛樂傷身。只要適當地控制在一個合理的範圍內,讓孩子處在為自己負責、為家庭、為國家負責的範圍內,那麼手機娛樂也不必成為一件令人堪憂的事了。
-
※文字整理:林宛蓉
※圖片 來源於網路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此文僅為資訊的交流。
#手機成癮症
#平常心看待
#教孩子負責任
#小樹苗內心成長營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您的來信會讓我們每一位讀者的生活變的更美好,讓我們一起將這份美好傳遞給身邊的每一個人
✉Email信箱:smalltree@innerzen.org.tw
💡來信須知:https://goo.gl/ajqhVA